一点实用主义的学英语心得

我因为爱谈论英文书,经常被人要求讲讲学英语的心得。我英文水平其实拿不出手,说话和写作都仅限于平时够用,你让我给《纽约客》写个文章,我没那能力。不过要单说读书,我大概还可以谈谈。

一个中国人从小学到大学要学将近十年英语,而成效却仅限于考试,竟仍然不能流畅阅读一本真正的书,这非常荒唐。我想说一点实用主义的学英语心得。如果你不为考试而学英语,你应该怎么学呢?

学英语不是一个修身养性的长期活动,要争取在短期内突破。

有人建议每天背 20 个单词,或者时不时看两个英文句子体会其中精妙用法,试图日积月累,这是拿英语当健身项目了。

正确的做法是找本托福 GRE 单词书,每天拿出几个小时的时间,背 300 到 600 个单词。

这些专门的单词书的好处是其中有词根词源的解释,帮助你用类比联想之类的方法记忆。我当年都是一边看书记忆,一边在演算纸上写这些单词,每天都能写好多张纸。

第二天你会忘记很多前一天新学的单词,但这不要紧,记忆的关键在于间隔式的重复。过一天复习一次,过三天再复习一次,过一周再复习一次,让间隔的时间越来越长。所以你每天的单词功课实际上是先复习旧的,再学新的。你还可以根据情况设定某些天作为纯粹的复习时间。

在背单词的同时,你找一本大学英语课本之类的书精读其中的文章。这种书的好处是上面有注释和讲解。仔细体会语法和某些单词的用法,了解所有细节,可能要反复读好几遍。

但是,我再强调一遍,我们的目标是突击学英语,所以不要管老师的教学进度。老师可能一周讲两篇文章,而你要每天研读一篇文章。

如果你需要通过什么英语考试,有了单词和精读的基本功之后就可以为考试做准备了。不过在英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是掌握这些考试的特定技能,而不是英语技能。你要做大量的真题,想运动员一样对自己进行有高度针对性的训练。有很大的可能性,你能够在 GRE 阅读理解部分取得高分,而仍然看不进去一本真正的书,因为前者的秘诀是快速发现考题和文章之间的联系,你甚至不必读完或者读懂那篇文章。

先突击练基本功,再突击准备考试,这并非是我的什么发明,而是大部分考托考G的大学生研究生的做法。不要以为每天花好几个小时学英语不可思议,到出国学生多的大学的自习室看看,一大半人在背单词。而突击的好处是你不用永远背单词。

过了基本功这一关的人就如同一个身体很好甚至内力也不错的年轻人,明明已经下了很多功夫学武,跟人打仗还是打不过。你可能随口蹦出一个生僻的 GRE 词汇把美国人震晕,然后被人三言两语打败。这是因为你缺少实战经验!可是非常遗憾,很多人通过考试之后就不再练武,基本功慢慢荒废,到死还以为自己从来就没有过真功夫。

这时候你要找本真正的英文书来读。不是儿童读物,也不是什么各路文豪的作品精选集,找本最新出版的、人们正在谈论的、正常的美国大人读的书。

这本书必须非常有悬念能吸引你一直读下去,比如说《达芬奇密码》之类的小说。找个电子版拿金山词霸一边屏幕取词一边读。到了这个阶段,不要管某个词的精细用法,也不要搞生词本之类的东西,就是一门心思要把书读懂和读完。

这个关键是在潜移默化中适应英文。我以前看过一本武宫正树还是谁的棋谱,其中序言部分说他学围棋的最基本办法就是拿名家实战对局打谱。打谱的时候他并不停下来反复琢磨每一步,而仅仅是简单地追求把一局棋快速摆完。我们的英文读法就如同打实战棋谱,它的作用是把分布在你脑子各处的基本功串联起来,终于形成一个整体。

只要坚持读完一本书,你就基本过关了。你的第二、第三本书将会越读越快,最后可能只需偶尔翻一下字典。

这样你就会对各种英文说法的使用场合和合理性建立起一个基本感觉。这个基本感觉有点类似于哲学家说的“tacit knowledge”,也就是“隐性知识”— 人人都知道大家约定俗成都是这么做,可是没人把它写成明确的规则。这种知识也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在电梯里盯着别人看显然不礼貌,可是你怎么把这个知识,以及无数类似的知识一条一条的写出来教给机器人?我们知道这些知识纯粹是因为潜移默化的经验。

读多了经验就出来了。而且据我的个人经验,这种基本感觉的建立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再说几句听力问题。我感觉中国学生的英语听力好坏跟启蒙老师的发音关系非常大。如果你的初中老师发音不准,你的听力可能会大受影响。我在高中和大学班上都有同学表示完全听不懂老师在课堂上说的英语,可谓输在了起跑线。这种情况下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反复听标准的录音。

先听精益求精地听熟悉的内容,纯粹是为了练习听力。慢慢过渡到直接听没读过的有声书。人脑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我现在听有声书都是用 1.5 倍以上的速度,正常语速对我来说已经太慢了。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跟同学在公共汽车上遇到一位老者。这位老者相貌非常不俗说话和气,像是老师,又不像我在学校遇到过的那些老师,感觉是个有智慧的人。他主动跟我们说起学外语的事情,鼓励我们应该学三门外语。他说学习第二门外语的时间只需要第一门的一半,而第三门又只需要更少的时间。他还说,掌握一门外语,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一个新的世界的大门,你可以读很多很多新的书。

一直到今天也没有第二个人向我提出过这么高的学术要求。他居然让我学三门外语,这个任务我大概无法完成。更有意思的是,他让我学外语居然不是为了考试和工作,而是为了读书!

本文文字及图片出自 www.geekonomics10000.com

你也许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