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真的是在忽悠傻瓜吗?

如果让我凭感觉选出2014年最热的词,那我一定会选互联网思维,因为这个词已经超出了一种思维方式的范畴,而更像一种融汇了时代特征的现象,大家在它下面或破口大骂、或冷静沉思、或惶恐不安,一时间泥沙俱下,莫衷一是。年末时就费点口水,来盘点下互联网思维下的各个流派。

企业家的视角:互联网思维=炼金术

如果没有雷军和小米,互联网思维充其量也就是个小众词汇,更可能是几个不着调的人喝多了酒吹牛的时候说上几次。这是有旁证的。如果愿意认真回溯,那就会发现和互联网思维最贴近的一个词汇是网络思维(许小年说国外从来没什么互联网思维是完全错误的),这个概念至少在1998年就有学者在研究,但这种网络思维憋了那么多年也没火起来,而只是停留在学术圈子里。

在《复杂》这本书里作者提到:

网络思想为许多困难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例如:如何让网络上的搜索变得更加高效,如何控制流行病,如何管理大型组织,如何保护生态系统……

可见网络思维的应用其实很早也很多,但在雷军和小米之前确实没人能够把网络的特征灵活的应用到产品运作之中,并取得非常让人瞩目的成绩。当雷军把自己的实践总结为互联网思维后,互联网思维就和小米的成绩紧密的绑在了一起,人们容易漠视一种超然的思维,但不容易漠视让人震惊的成绩,于是互联网思维开始火热。

这就和有人练成了绝世武功,那大家一定会去挖掘他身后的武功秘籍一样。正因为这种起因,在企业家的眼里,互联网思维其实等价于炼金术,他们期望用这种思维来武装自己的团队,好更好的适应这个时代,取得更大的成功。这应该是钻研互联网思维最狂热的群体。

坏处也在这里,企业家都是实干派,能把事业搞起来对他而言是最重要的,通常他们并不擅长形而上的思考,这不是批评而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就和政治家必须现实,但思想家不能太现实是一个道理。缺乏形而上的思考虽然对做企业没太大影响,但却会让一种思想变的含混,雷军也许可以感性的描述互联网思维是什么样子,但他并不能系统的思考它,并清楚的定义它,作为结果就是每个人都在这词上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于是大家开始互吐口水。当估值变为营销手段时,估值就会不停膨胀;当互联网思维变为热词,并有利可图时,这个词也就必然会因为各种不同的目的进行各种的变形,开始72变之旅。

不明真相群众的视角:互联网思维=使用互联网

当一个词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后,不明真相的群众就会被裹挟过来。这就和姓社姓资其实和农民关联不大,但在特殊情形下地没种好也得研究这阶级斗争问题一样。不明真相的群众不太分辨的出这个思维和那个思维的差别,在不思考的情形下互联网思维大致等于使用互联网的方法,所以在一部分人的眼里,BAT这类企业最有互联网思维。

这种理解会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把互联网简单的等价于一种工具,那么只需要知道夫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够了,那需要什么新思维。如果有一种新工具就可以命名一种思维,那确实应该还有蒸汽机思维、铁路思维、石油思维、涡轮机思维。。。

这显然是不合理,按照这思路发展下去就会走向愤青式表达:那有什么互联网思维,都是扯淡、忽悠、神经病。

愤青的视角:互联网思维=一群骗子在忽悠2B青年

当一部分人无法自己深入思考,又看不到他合理的解释时,这部分人就会变得愤怒,并去彻底否定这词。他们觉得互联网思维是胡说八道,是想快速发财的人造出来的词,是用来忽悠用户和投资人的,是应该烂大街的成功学又改头换面回来了。

这个指责其实很难被甩脱掉了。当一种思想和利益离的太近的时候,那就必然会有人顶着他的帽子,做不堪的事情。尤其当互联网思维万众瞩目后,那就一定有人借机牟利,并可能因此而倒下,负面的事实回头会伤害这种思想本身,让大家加深对它的误会。这不是思维的错,是人心的问题。共产主义未必不值得向往,但实践过程中未必不产生灾难,这是一个道理。分不清这个是小学生的认知层次。

思辨者的视角:互联网思维=拉开新时代面纱的契机

总是会有人不愿意在混沌里讨论是非,所以思考者也逐渐开始介入互联网思维。这里比较典型的是李善友和他发起的颠覆式创新研习社。在思考者这里互联网思维这个词开始有更清晰的定义,并开始挖掘这个词内里更加丰富的内涵。

比如说:我个人就曾经冒充思考者写过一个叫互联网时代的方法论系列来说这事,在我看来互联网导致了一个独立于现实空间的意识空间的生成,现实空间更多的遵守经典的笛卡尔-牛顿式规则,变化连续、可分解、可测量、可精确控制,但意识空间则不一样,它的三重特征是索罗斯说的反身性、场和链式反应,利用意识空间的特征从意识空间入手,在现实空间承接,使两者形成正反馈的环,拉动事业螺旋上升的方法就是互联网思维。基于这样的思路,又可以发掘出很多新的玩法,比如组织上要重定义独裁和民主,产品上的要寻找注入灵性的契机,社群上要考虑人群定位,组织结构上要重定义公平等等。

在这里没人能说自己肯定是对的,李善友甚至直接讲:我说的全是错的,但唯一要保证的是自己说的东西是逻辑上自洽的。这样对别人而言就有了参考价值。毕竟所有这种思考的根本价值是帮助其他人形成自己的方法论,而不是代替他人思考。

世界的进步肯定不只依赖于互联网思维,但一旦互联网思维有了自己的定义,并且深度的影响到人们做事的方法,那它就一定会是世界进步的一种主要力量,成为一个拉开新时代面纱的契机。这是互联网的荣光。

这里面唯一糟糕的事情是现实里往往很难分得清哪些是思考,哪些是营销,而营销有具体事业跟着,事业的失败会连累营销的内容。看了北朝鲜,大家确实是会怀疑社会主义的,但这确实没办法。

结束语

很多谈互联网思维的人其实缺乏一种达到及格线的心境,古代儒家讲做学问需要在“静”与“敬”上下工夫,所以真想思考,那先了解些实事和别人的有点体系的说法,接下来正心诚意,提炼清楚概念,让它边界清晰,再寻找概念间的关联,不要让他们矛盾并与现实冲突,这样就可以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解释。

不然别瞎起哄了。

本文文字及图片出自 新浪科技

你也许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