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三的“加班事件”说明码农的时代已经过去?


3月12日,新华三(H3C)总裁兼CEO于英涛突然在微博上连续向公司的研发人员“开炮”,开炮的内容围绕“研发人员加班费”,微博内容是这样的——

第一条微博内容:“我来回应一下加班与工资问题。1、加班按照工作不同可以分为有偿加班和无偿加班,这是公司根据不同工作性质的决定。2、有偿加班的工作,加班就应该付费,天经地义!3、公司不需要加班,员工出来反对,说影响自己收入,这不符合常识和逻辑。4、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是新华三的价值观。认为无班可加影响收入的员工,与新华三的价值观是不符的,你大可以选择离开,去需要天天加班的公司!没人拦你,这个世界是自由的!”

第二条微博内容:“市场部几千兄弟都是无偿加班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凡是要求离职的我要求HR一律放行!谁不批,请写邮件给我,我直接批!道不同不相为谋!”

图0:新华三的“加班事件”说明码农的时代已经过去?

这两条微博一发出,底下的评论就炸了——

“市场部几千兄弟是兄弟,难道研发部的几千兄弟都是堂兄弟吗?”

“本质根本不是加不加班的问题,是薪资水平低,涨薪幅度小。如果你给员工合理的薪资,大家也不会说什么加不加班的事儿,搞得谁喜欢加班似的。”

“去年底说要上调工资,工资还没调就先降薪百分之三十!”

“赞成不加班,但是原来加班费几乎占了收入的三分之一,想要这笔钱的怎么办呢?每周40剩余工时的潜规则怎么办呢?弹性满8次认为工作不积极的怎么办呢?晚上不加班,主管认为你不积极的怎么办呢?”

“员工并不是要通过加班来赚钱,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的父亲下班能早点回家,哪个妻子不希望自己丈夫周末能在家陪自己一起。”

“公司不需要加班,那天天对着员工要求无偿加班时间每月超过多少小时干什么?员工反对的是周末的有偿加班吗?员工甚至连平时的无偿加班也没有反对。员工反对的是限制了周末有偿加班,又在要求平时无偿加班,然后又在这惺惺作态说不需要加班、快乐工作的恶心态度。”

“公司战略中心向二三线城市转移可以理解,但是研发砍加班事实上的结果就是员工收入骤降。不管是降低研发费用导致的,还是希望打掉不实加班导致的,这一做法都是剜肉,剜基层研发员工的肉。”

“兔死狗烹,心有戚戚焉。”

企业要求停止加班,员工跳起来反对。这逻辑似乎有点不对啊?不是说好全世界的劳动人民团结一致一起对抗盘剥工人的万恶的资本家的吗?现在资本家醒悟了,打算不压榨工人阶级了,劳动人民反而不习惯了?

其实真相是,新华三一直以来都是以“加班工资高”而闻名的,甚至其HR在招聘时毫不避讳地用这一点来增加谈判砝码,事实也确实如此,有员工大概算了一下:一个月22天,每天8小时,那么一个月算工资的小时数是176小时,周末加班一个月加满是36小时,双倍工资相当于72小时,72/(176+72)=29.3%,所以,加班费占员工月收入的三分之一,一下子少了这么一大笔收入,完全可以理解员工的激烈情绪。

为了了解具体的缘由,我向在新华三的一些朋友打听了一下,结合论坛上一些讨论,梳理出可能是触发此次“加班费风波”的原因,有三点:

1、“去年12月告诉我们研发经费超了,不让加班,大家就一直等到过完年了,过完年就说不让加班了,然后大家就找3级领导说,领导就开始给你讲道理了,然后说一堆公司高层的决定,他也没办法,最后总结一句,周末不能加班了,大家平时还是要加,保持工时余额。”

2、“比较有底气了呗现在,去年10月,新成立了一个公司,挖了外包公司上千人,省下了上亿外包费。今年不让正式员工加班,省下了上亿加班费。而且现在有挖过来的上千外协同事,正式员工走几个不care,没准此举就是为了让你走人的。”

3、“之前公司研发人员周末加班水分确实有点大,很多员工就是过来刷卡,然后玩游戏,呆一天。理解公司想挤掉不实加班水分的做法,但不理解于总在微博上公开开撕的行为。”

总结一下此事件:由于新华三管理层想节省研发费用,试图通过压缩研发人员加班费的方式来实现,研发部门员工不满,内部里想要个说法,试图在不利局面下争取到一些补偿,不料大领导脑子一热,在公共场合(微博)上公然开撕,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很多原本压在底层的问题和矛盾都放上了台面。这绝对是一个企业公关案例中的一个反面典型。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能看到什么?我看到的是,码农的时代可能要过去了。

从2000年互联网热潮兴起以来,码农逐渐成为了这个社会最热门、最抢手的职业,我们常常听说华为在校园招聘中把某学校整届毕业生全打包带走,在某场校招中开出起薪3万,某某员工股票分红上百万,某游戏团队年终奖平分1亿元等等,这些事件的主角都是码农,毫无疑问,在过去十多年里,码农这个群体一直被视作香饽饽被各大企业来回争夺,身价不断在争夺中攀升。

我身边就有一个让我眼红不已的案例,我一中学同学,高考我考上了国内排名前10的重点大学,而他由于沉迷打游戏,高考没考上,后来进了不知名(是真不知道名字)的理工学院,毕业后我进入媒体工作,后来一直在TMT行业中辗转,而他毕业后一开始在一小的科技公司做码农,两年后跳到了海康,薪水涨了2倍,然后从海康被猎头挖到爱奇艺,去年又被一家最近兴起的视频公司挖走,现在年薪已经近200万,数倍于我。当然,我虽然眼红,但也很服气,一是他本来就聪明,后面找对了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也很勤奋,常年加班;二是他踏上了互联网这个可能是人类职业史上最强劲的风口。

十多年来一直被视作香饽饽的码农,为什么会被一家企业的老大公开怒怼呢?更关键的是,新华三作为IT行业的设备商,其最核心的资产和价值就是那一群趴屏幕前敲代码的码农。难道它就真不怕这群心高气傲、身怀绝技的码农反戈吗?

图1:新华三的“加班事件”说明码农的时代已经过去?

其实新华三的加班费事件不是单一事件,事实上,随着最近两年通信行业4G进入建设饱和期,订单量骤降,通信行业的各大设备厂商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为节省开支,已经频繁将屠刀伸向过去视若珍宝的码农。

如,华为2017年被传出有计划清退34岁+的研发人员,去年底中兴的“年到40、人过半局”的研发工程师欧建新被逼辞职后的坠楼事件,这种情况不光是国内,国外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爱立信隔三差五地大规模裁掉研发人员,甚至常年被誉为最佳雇主的微软也陷入到裁员泥淖中。

是哪里出现问题了吗?码农一直被视作是未来新世界的构架师和建造者,为什么突然情节开始翻转,码农开始不被重视、开始被视作草芥呢?

可能情况并未如此严重,比如视频软件架构师、区块链/云计算技术开发人员还是严重的供不应求,但是整体码农群体的价值和话语权逐渐下降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随着开源的兴起,1%的优秀码农还在凭借其天才的想法建构着这个世界,而剩下的99%的普通码农逐渐变成了搬运工,从开源社区中复制一段核心代码,改头换脸一下,再加上UI/UE封装一下,就变成了所谓的自研产品。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对码农的要求很低,只需要看得懂基础的编程语言,按照别人搭好的架构进行搬运、填充,需要动脑子的地方不多,所以门槛也很低,并不需要多复杂的培训就能上岗,所以能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相应的,这个行业中的个体的价值就相应下降。正如新华三能够通过雇用一大批低廉的外协来完成研发工作,自然不想付出高昂的加班费去让正式员工去完成同样的工作。

图2:新华三的“加班事件”说明码农的时代已经过去?

还有一个趋势在影响码农的价值,AI正在快速成熟兴起,格式化、标准化的编程工作是机器人最擅长的事情,低成本、效率高、24小时工作,甚至代码质量更高,智能机器人毫无疑问正在颠覆码农这个行业。

未来的世界肯定还需要人去编程,但编程已经逐渐成为最底层的工作,类似于纺织工厂里坐在纺织机旁辛勤操作的工人一样,未来对于这些脑子已经被格式化、架构化、模块化的码农而言,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就跟纺织工人、钢铁工人的时代过去了一样。

你也许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